“带下病”应“夫妻同治”
2013-01-30 14:33:28 来源:www.yunyuhome.com
狭义的带下,是指女子阴道的分泌而言,古有“十女九带”之说。它有生理性带下与病理性带下之分。生理性带下正如王孟英所言:“女子生而即有,津津常润,本非病也。”病理性带下,指阴道内分泌物异常增多,或色、质、味发生改变,或伴有某些症状,即所谓带下病。
(1)病理性白带 如果白带量很多,颜色及性状发生改变,甚至有很重的腥臭味,这就不正常了。医学上称为病理性白带。 病理性白带增多可以根据白带的色、质、量及伴有症状等特点来初步推测其病因。妇女可以根据白带的性状进行自我观察,以便及早发现病理性白带,及时检查、治疗。为了便于白带的自我观察,建议不要穿颜色深的内裤,特别是深红色、紫色内裤,而应穿浅色或白色内裤,这样不仅能反映白带的量,还能显示出白带的颜色变化。常见的几种病理性白带性状特点主要如下: ①蛋清样或白色水样白带。此种白带与正常阴道分泌物较难区别,但白带量很多时,常提示子宫颈糜烂、卵巢功能失调;在应用口服避孕药等性激素类药物后,也会出现这类情况。此外,凡能使盆腔及子宫充血的情况如子宫后倾、盆腔肿瘤、盆腔充血症,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如心力衰竭、肺结核、贫血、糖尿病,或是身体虚弱的妇女也可以出现这种白带增多。 ②血水样白带。也称洗肉水样白带,有恶臭味,量很多,往往是由于病变组织的坏死或变性所致,常发生于子宫黏膜下肌瘤脱出阴道合并感染者,或晚期子宫颈癌、子宫体癌有官腔积脓者,少数也可因输卵管癌所引起。 ③乳白色豆渣性白带。这种白带量不一定很多,呈白色厚糊状或凝乳状,是真菌性阴道炎所特有的一种白带。常伴有严重的外阴瘙痒或灼痛感。多见于孕妇、糖尿病或长期应用抗生素的患者,一些有手足癣的患者也会并发。 ④血性白带。一般常见的原因为重度子宫糜烂、子宫颈息肉、老年性阴道炎及恶性子宫肿瘤(如子宫颈癌、子宫体癌等),有时阴道异物刺激也可出现血性白带,并伴有恶臭。 ⑤黄色或黄绿色稀薄脓性白带。这种白带大多为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伴有臭味和外阴瘙痒,常见于滴虫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阴道异物感染、慢性子宫颈炎、子宫内膜炎及子官腔积脓患者。 病理性白带,即所谓带下病,古籍分别甚多,有白带、黄带、赤带、赤白带、青带、黑带、五色带、白崩、白浊和白淫等。临床上以白带、黄带、赤带、赤白带为最多见,青带、黑带、五色带则往往是生殖道恶性肿瘤的特有症状。 中医学认为,“带下俱是湿症”,因带下病的特征是带下最多,带下为阴湿之物,故带下病多属湿邪为患,脾肾内虚和冲任二脉失于固约是主要病机。脾主运化水湿,脾虚运化失职,水湿内停,下注任带可发为带下病;而肾为水脏,主五液,开窍于二阴主封藏,又与任脉相系,任主诸阴,其脉起子脉中,如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寒湿内聚伤及任脉发为带下之疾;或肾阳虚关窍不固,精液下滑,也可造成带下病;若肾阴亏耗,阴虚火动,封藏失职,津液下夺伤及任脉也能成为带下病。 (2)带下病的预防 ①注意调理饮食。饮食不节可造成脾虚而致带下,如过食辛辣(姜、椒之类)、刺激性较强的食物,或饮烈性酒类,脾经湿热蕴结损伤任、带二脉,以致黄色秽浊之液下注;相反,若过食生冷,损伤脾胃,不能化湿,水湿之气也陷而为带。 ②节欲益肾。房事不节,纵欲无度,是产生肾虚带下的重要原因,故本病的预防首先应节制性生活。一般以每周1~2次为度。 ③调摄情志。赤带的产生与肝郁火旺关系密切,而导致肝郁的最主要因素是情志不舒,女子的特点与男子相比,心胸较窄,多好计较小事,邻里的语言、公婆的表情、丈夫的态度等,都可引起女子的情绪变化。明白了情志不舒可以致病的道理后,应胸怀宽阔,识大局,顾大体,以理智控制自己的感情,这样肝郁而导致火旺的因素即可以消除。 ④夫妇同治。原因是有的带下病是因滴虫、真菌性阴道炎所致,丈夫的生殖器及尿道中存留的滴虫及真菌,可以通过性交而进入女子阴道,从而引起滴虫、真菌性带下病,故除夫妇的内衣均应常洗换外,每次性交前,双方应先将生殖器官用肥皂水洗净后,方可行事。本文标题:“带下病”应“夫妻同治”
地址:http://www.yunyuhome.com/zbei/yunqian/55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