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之家_孕育妈妈最喜爱的网站
按历程查看->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孕育之家 > 怀孕期 > 孕妇疾病 > 正文
心脏病合并妊娠者,应倍加注意
2013-01-31 14:52:53 来源:www.yunyuhome.com

        妊娠合并心脏病,以风湿性心脏病最为常见,尤以二尖瓣狭窄最为多见,但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下降,合并先心病的发病率增高。

    妊娠期间,孕妇体内发生一系列变化,增加了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在正常情况下,心脏通过代偿可以承受,但若心脏功能因孕妇已患有心脏病而有所减退时,则此额外负担可能造成心脏功能的进一步减退,甚至引起心衰,威胁母婴生命,必须引起重视。    妊娠时血液总量增加30%~40%,心率加快,每分钟心搏输出量增加,至妊娠32~43周达最高峰,此时心脏负担亦最重。以后逐渐减轻,产后4~6周恢复正常。此外,水钠的潴留、耗氧量的增加、子宫血管区含血量的增加、胎盘循环的形成以及因横膈上升使心脏位置改变等,均使心脏的负担随妊娠期的增长而逐渐加重。    分娩期心脏负担的增加更为明显,第1产程每次宫缩时,增加了周围血液循环的阻力和回心血量。临产后,每次宫缩有300~500毫升血液自宫壁进人中心循环,使心排出量增加约20%,平均动脉压增高约10%,致左心室负荷进一步加重。第2产程除宫缩外,腹肌与骨骼肌亦收缩,周围循环阻力增大,加上产时用力屏气,肺循环压力显著增高,同时腹压加大,使内脏血涌向心脏,故心脏负担此时最重。第3产程胎儿娩出后子宫缩小,血窦关闭,胎盘循环停止,存在于子宫血窦内的大量血液突然进入血液循环中,使回心血急剧涌向心脏,易引起心衰;另一方面,由于腹内压骤减,大量血液都淤滞于内脏血管,回心血严重减少,造成周围循环衰竭。    产后1~2天内,组织内潴留的水分进入血液循环,致体循环血量有再度短暂的增加,心脏负荷又有所加重。    由于上述原因,心脏病孕妇在妊娠32周时、分娩期及产后3天内心脏负荷最重,易发生心力衰竭。因此,对心脏病合并妊娠者,在处理上应倍加注意。    妊娠合并心脏病对于胎儿也有很大的影响,与病情严重程度及心脏功能代偿状态等有关。病情较轻、代偿机能良好者,对胎儿影响不大;如发生心衰,可因子宫淤血及缺氧而引起流产、早产或死产。    由于妊娠合并心脏病可对胎儿和孕妇带来很大的危害,所以做好妊娠合并心脏病的防治工作有很重要的意义,具体可按以下方法进行处理:    做好分娩监护   在分娩时,心功能不好者,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处理:第1产程,做好产妇的思想工作,稳定其情绪,如脉搏超过120次/分钟及呼吸超过28次/分钟者,表示有心衰先兆,应积极处理,如给氧及尽快给予强心药物等,可酌情注射氨茶碱、毒毛旋花子甙K或毛花甙C等药物,必要时给吗啡;第2产程,宫口开全后,用胎头吸引器或产钳助产,尽快结束分娩,以免产妇过度用力,臀位产必要时行臀牵引术;第3产程,注意防止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腹部立即置放1~2千克重的沙袋(或用手按压),以防因腹腔压骤减致大量血液倾注内脏血管引起周围循环衰竭,皮下注射吗啡10毫克或盐酸哌替啶50~100毫克,使产妇安静休息。为防治产后出血,必要时可注射缩宫素10~20微克。麦角新碱能增加静脉压,应尽可能避免使用。    做好产褥期处理    产后勿立即移动产妇,严密观察其情况,2小时后若情况稳定,可送回病房。产后3天内,尤其是产后24小时内必须加强观察,警惕发生心衰,并做好一切抢救准备。产后应卧床休息2周,有心衰者应酌情延长。一般以不哺乳为宜;无心衰者,可酌情哺乳。产后易并发感染及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病情较轻者,应注意避孕,对不宜再生育者,应劝行绝育手术。手术应在产后l周左右进行,此时心脏情况已稳定,体力基本恢复,产后感染也已排除。有心衰者,先行控制后,再择期行绝育术。

本文标题:心脏病合并妊娠者,应倍加注意

地址:http://www.yunyuhome.com/yunqi/tjwh/69641.html

联系编辑: 雯雯    邮箱: wszsl321@126.com    QQ: 84029846   客服   友链: 84029846   友情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