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怀孕存在一个致畸敏感期:从停经33天到怀孕12周。在33天之前,受精卵进行细胞分裂,细胞数目不断增长,但还没定向分化为头、手、心脏等器官和组织,药物对胚胎的打击呈“全或无”效应——药物造成的打击要么特别重大,导致胚胎流产;要么完全没事,胚胎继续发育而没有畸形。
在致畸敏感期,胎儿的各个器官开始分化,例如心脏的发育时期受到药物的影响,便可能造成房间隔、室间隔缺损等先天性心脏病。过了12周之后,药物的影响相对较小,但神经系统等仍在不断发育中,一直持续到出生后,因此12周之后药物依然可能对胎儿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整个妊娠期间使用药物都需要很小心:可用可不用者尽量不用,必需使用者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少的药物,而且尽可能避免在致畸敏感期使用。
美国FDA根据药物影响妊娠期间胎儿发育的危险程度不同,把药物分为A、B、C、D 和X五类。A类最安全,如维生素B1、B2、叶酸、维生素E等;B类比较安全,如大多数青霉素类及头孢类抗生素;C类有一定的危险,应尽量避免,如阿司匹林、降压药氨氯地平等;D类明确对胎儿有损害,孕妇患有严重疾病必须使用时才考虑用,如大多数抗肿瘤药;X类危险极大,绝对不能用,如抗病毒药利巴韦林、降脂药辛伐他汀等。
吃错药后,做好补救措施
在致畸敏感期吃错药的孕妇处于高危妊娠状态,应进行产前优生咨询和产前诊断。这些检查包括在早孕期(11—13周)进行B超筛查,在中孕期(20—24周)进行彩超检查;早孕期和中孕期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在7—10周进行绒毛活检;在16—20周进行羊水穿刺检查;在20周以后可以抽取脐血检查。这些后期措施能有效地发现很多胎儿畸形或发育异常。
药物和各种因素还会导致一些孕妇出现先兆流产,即阴道有少量出血、下腹隐隐作痛等。先兆流产可能是孕妇的问题,例如黄体功能不全,补充黄体酮就好了;也可能是胚胎本身发育出了问题,被自然选择所淘汰,但很多孕妇和家属不能理解,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安胎,结果反而违背了优生规律。在西方发达国家,人们从优生的角度考虑,对先兆流产并不积极安胎,宁愿流产后再怀一个健康的孩子。
孕期禁用或慎用的6种外用药
百多邦软膏(莫匹罗星):
是一种抗生素外用软膏,在皮肤感染方面应用较广泛。但有不少专家认为,妊娠期最好不要使用该药。因为此膏中的聚乙二醇会被全身吸收且蓄积,可能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
阿昔洛韦软膏:
属抗病毒外用药。抗病毒药物一般是抑制病毒DNA(核糖核酸)的复制,但同时对人体细胞的DNA聚合酶也有抑制作用,从而影响人体DNA的复制。所以,妊娠期在使用各种抗病毒外用药时应慎重。
皮质激素类药:
应用于皮肤病较多。这类药具有抗炎、抗作用,如治、、药疹、接触性皮炎等。但是,妊娠期妇女大面积使用或长时期外用时,可造成胎儿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风油精:
风油精所含的樟脑进入人体后,一般正常人体内的葡萄糖磷酸脱氢酶会很快地与之结合,使之变成无毒物质,然后随小便一起排出体外,所以不会发生不良反应。孕妇体内的葡萄糖磷酸脱氢酶的含量降低,3个月内若过多地使用风油精,樟脑就会通过胎盘屏障进入羊膜腔内作用于胎儿,严重时可导致胎儿死亡或引起。
孕期应注意避免滥用药物,但如遇有危及孕妇生命安全的急危情况,必须用药时,应以抢救孕妇生命为主,待急危情况过去,应迅速减量或停药。那种怕影响胎儿拒绝用药的观点也是错误的,如果孕妇生命有危险,胎儿还谈何安全。所以,在孕妇用药的问题上,应分清矛盾的主次,全面兼顾。
维生素A酸冷霜或软膏
常用于治疗白斑、痤疮、毛发细糠疹、面部单纯糠疹等疾病。由于现在已有因使用维A酸致畸的报道,孕期最好不要用这些药。
杀癣净
杀癣净的主要成分是克霉唑,临床上多用于治疗皮肤黏膜的真菌感染,如股癣、体癣、手足癣、霉菌性阴道炎等。在动物试验中发现,这种药物对胚胎有毒性作用,因此,孕期应当慎用这类药物。
本文标题:孕期吃错药怎么办?
地址:http://www.yunyuhome.com/yunqi/jpsj/67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