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iPad最可能伤害儿童
近视已成为世界儿童一个普遍的健康问题,数据显示,城市小学生的近视发病率约30%。另有研究表明,近视眼的人过度使用电脑、iPhone、iPad等可能导致青光眼等致盲性眼病的发生,另外,儿童过度使用可能导致孤独、网络成瘾等健康问题。因此,建议家长的指导监督儿童合理使用电脑、平板电脑和手机等,避免或减少由此引起的健康问题。
视力第一杀手
日前,一个“iPad成儿童视力第一杀手”的微博引发家长关注,微博称其4岁宝宝近视200度,一个寒假视力从1.0降至0.5。眼科医生证实,iPad等电子产品对学生视力的影响很大。专家建议,尽量让两三岁的的孩子不要接触iPad之类的电子产品,大一些的孩子在玩的同时一定要限定时间,每次半小时,每天不超过1小时。
这是因为孩子刚出生时眼睛的眼轴比较短,而角膜的弯曲度比较大,这种生理结构使得孩子在6-7岁以前,眼睛都是这种远视的状态。在6-7岁以前,如果孩子用眼常常疲劳,眼睛超负荷工作,那么远视状态结束的时间可能会提前,这并不是什么好事。加上小孩视觉系统发育还不成熟,控制眼睛闭合的肌肉和控制瞳孔的收缩能力不如成年人,这样更容易比成年人产生视觉疲劳,这种疲劳的积累极易让孩子发生近视。
而iPad采用了先进IPS屏的技术,但是LED的背光源,会使得iPad2的亮度更高,瞳孔会不断进行收缩来适应光源的变化。调节瞳孔的睫状肌会一直保持紧张状态。同时,由于电子屏幕的不断闪烁,眼睛的睫状肌必须频繁运动。睫状肌长时间得不到松弛,高度紧张,使晶状体过度屈曲,增加屈光度,时间一长可导致睫状肌痉挛,造成调节性近视。若不及时防治,很快就会演变成真性近视。
脊椎健康隐形刺客
自控能力较弱的孩子,常一玩iPad就几个小时,而且坐立姿势不正确,腰椎和颈椎负担加重,可能导致背部肌肉、韧带长时间受到过度牵拉而受损,还使关节部位血液循环速度降低。此外,夏天玩iPad时,如果空调温度很低,过低的温度使腰椎和颈椎受冷,使肌肉韧带僵硬,易诱发各种脊椎疾病。
玩iPad时间不宜过长,要纠正坐姿,萤幕应与视线平行或稍低,保持40-60厘米左右是比较合适的距离。家长要提醒孩子保持良好的坐姿,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智力、性格和动手能力的破坏者
很多家长认为,iPad既是大人们喜欢的娱乐机,又是功能齐全的幼儿“早教机”,可以作为教辅工具。下载了教育软件,让孩子跟着iPad读童谣,翻看图片,学认各种水果、交通工具等,还能借此认字,可以是画画本,可以是点读机,并认为这样比较新鲜有趣,孩子们学起来特别快。
然而,iPad的应用内容再丰富,也只是机器,不能和孩子进行情感上的交流。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缺乏交际机会,不擅长跟人交流。如果再长期沉迷玩iPad、iPhone等电子产品,长大后可能出现网瘾、交流障碍、自闭等一系列问题。国外曾有一个针对11个国家2200名5岁幼儿使用iPad的调查,结果显示20%的孩子会用iPad,但只有11%的孩子会系鞋带。
让孩子接触到最新鲜的事物,是为了让孩子增长见识,比其他同龄孩子知道得更多。但把iPhone、iPad一系列电子产品给孩子当玩具,也给孩子带来“游戏的诱惑”。幼儿对事物的分辨能力和爱好的控制能力都是比较低的,包括一些成人都会对游戏上瘾,更不要去考验四五岁的幼儿了。于是家长抱怨:孩子为了玩游戏不愿意吃饭,变得不爱交流。太早让幼儿接触到这类诱惑力大的电子产品,常常是弊大于利。
此外,如果把iPhone、iPad等高端电子产品给孩子当玩具甚至早教工具,忽略积木、拼图等实体玩具的作用,可能导致低龄儿童的智力发展受阻。因为这些产品都是平面图像,可能会削弱孩子对立体空间的认知。
对低龄宝宝来说,适宜的玩具能促使幼儿的大脑发育,培养兴趣爱好,在玩乐的过程中促进智力的提升。好的玩具也可以使家长与孩子互动,拼图片、看图讲故事都能使孩子增进对生活的了解,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灵活度。专家指出,长时间使用iPad一类的电子产品,可能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削弱孩子和其他人面对面沟通的技巧,也容易让孩子变得孤单和寂寞。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保科主任徐秀明认为,电子产品是一种视频早教,长时间专注地看视频,会影响孩子注意力的发展,因为屏幕上信息瞬息万变,触屏式的操作较快,往往孩子还来不及想一想,又进入了下一个画面。“这种没有消化过程的信息接收,就跟成年人不动脑筋看电视是一样的,长此以往,孩子会懒得去思考问题。甚至给以后的文字学习造成障碍。”
本文标题:iPhone iPad可能危害下一代
地址:http://www.yunyuhome.com/yunqi/jpsj/66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