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神经系统特点 胎儿的中枢神经系统最早的形状像一个小管子,这就是胚胎时期的神经管。它的发育不均衡,最早始于小管最前部的前脑泡,像一个小泡泡,前脑泡进一步发育成大脑两个半球。
小儿脑的生长发育很快。新生儿脑的平均重量约为370克,相当于体重的1/8~1/9;到6个月时,即达700克左右,1岁时达900克左右。成人脑重约1500克,相当于体重的1/38~ 1/40。大脑皮层的形成从胚胎第8周开始,皮层就分为两部分,一层叫做外板,一层叫做内板。
16周后皮层外板发展迅速,内板则较慢。这样在大脑皮层上就形成了皱褶,这就是大脑的沟回。胎儿6。7个月时,大脑上的沟回已很明显;出生时已基本具备了成人所有的沟回,尽管这些沟回比较浅,但它所占的面积大大扩大了,这说明大脑的发育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
大脑皮层不仅从表面上有发展,而且从内部结构上也有了更深层次的发展。皮层细胞从胎儿5个月起开始分化,逐渐形成复杂的分层结构。皮层细胞的增生、长大和分化在胎儿末期和新生儿初期达到最高潮,以后逐渐减弱。3岁时,皮层细胞已大致分化完成,8岁时已与成人无大区别。
小儿出生时,皮层细胞的数目不再增加,以后的变化主要是细胞功能的日趋成熟与复杂化。营养成分的缺乏对成熟时期和生长时期脑的影响都很大,完全断氧几分钟即可给脑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生长时期脑对氧的需要量更大。在安静状态下,儿童脑的耗氧量为全身耗氧量的50 010,而成人则为20%。生长时期脑对营养不足尤为敏感,不仅会影响大脑的重量和形态,而且会影响大脑的功能。
小儿大脑皮层功能的发育较其形态的发育为慢。皮层的复杂功能是靠身体与外界经常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获得的。
小儿一出生即带有某些先天性反射活动,如食物性反射(吮吸、吞咽)、防御性反射(对疼痛、寒冷、强光的反应)o以后,随着大脑及感觉器官的发育,在这些先天性反射的基础上,就产生了各式各样的后天性反射,即条件反射。由于条件反射的形成,使得小儿能更快更好地熟悉并适应环境。
母乳喂养的小儿,从生后9~ 14天开始,母亲抱起他喂奶时,还没有把乳头放人他的口中,他就会产生吮吸动作。这说明,小儿生后9~ 14天,大脑皮层已经有了反射功能。从生后2个月起,小儿即形成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嗅觉等条件反射,但不十分巩固。自3~4个月开始,小儿不但能产生兴奋的条件反射,而且也能产生抑制性条件反射。
本文标题:神经系统疾病
地址:http://www.yunyuhome.com/yinger/rwfq/91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