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席场上的烦
酒席场上,永远都是“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哪有人会在乎那“以茶代酒的真情”争到面红耳赤只为谁谁谁的杯子里还剩一点,不爽快!继续罚酒!男人们喝的那叫一个兴高采烈,女人们在背后不知道有多着急,担心着男人的身体,也担心着酒后驾驶的安全隐患。
伺候上级,笼络下属,答谢客户……岁末年初,名目繁多的应酬酒席热闹上演。
都说无酒不成宴,饭局上,有人欢喜有人愁。爱酒的,千杯不嫌少,不醉不尽兴;怕酒的,本意不想喝,却架不住一句句“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没法拒绝“干杯”的邀请,硬着头皮往嘴里灌。
不少职场人,应酬是块心病:夜夜灌酒,劳神又伤身。
年底,你的应酬多吗?你对酒桌公关怎么看?
喝酒,自便就好
朱珊珊(作家)
打开一部几千年的中国史,首先闻到的,就有一股非同一般的酒气。中国人,无酒不成宴,就是普通的坐坐,酒也是少不了的;一桌人凑在一块,能否尽兴,就看酒瓶子空了几个。没有酒,既不体面,也没气氛,更不热闹;何况是伺候上级,关照下属,生意伙伴、客户同事了。
林语堂说:“酒如豪士,酒可结友。”新老朋友聚会,情是心对心碰出来的,也是杯对杯喝出来的,更是用一坛坛美酒浇出来的。可以说,酒是凝聚也是扩散,是生发也是传递,豪饮与细品间,友情和商机滋生。
有次出席一个聚会。做东的领导好酒,那“感情好不好,要看喝多少”的阵势,一开头就把感情与喝酒联系上了,让许多人为此频频举杯。这领导不仅能“晓之以理”,还会“动之以情”,什么“人若不喝酒,白来世上走”,什么“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什么“人生难得几回醉,要喝一定要到位”,“喝酒不喝醉,不如打瞌睡,何况还是酒,不是敌敌畏”等酒话一套接一套。
有个女推销员,一坐到酒桌上,就声明自己酒精过敏,高悬免战牌。然而,有权的领导却不依不饶,“这不像话,不喝酒生意如何成交!”面对领导满脸的不高兴,推销员没有丝毫商量余地。无奈只好开戒。三杯酒下肚,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自知之明”也没有了,她像中了邪似地“豪放”起来,不知深浅地一杯接一杯地“干”。结果生意是做成了,自己却找不着北了,吐得像打翻了的餐橱。
不久前又出席一次晚宴。主人在餐桌上摆了红酒、黄酒和啤酒。宴席开张后,主人简短致辞,与在座客人共同碰一杯,就再不劝酒。想喝自便,不想喝,也没有人强迫。席间,大家以聊天为主,说说笑话,表演节目,气氛轻松愉快。席上也有几个好喝酒者,甚是豪爽,大凡有人敬酒,无论是谁,都一干而尽,他们相互间你来我往,也很热闹,还笑呵呵地说:“喝酒要的是热烈、痛快,别拖泥带水。”正是天寒地冻之际,外面冷风嗖嗖,室内酒香飘逸,清言娓娓。那种情味,是饮酒之佳境也。
主人在酒桌上有句口头禅:“能喝多少是多少,喝多喝少都喝好。”我看,这样很好!
拿酒来,拿酒来
平海驰(自由职业者)
《现代汉语词典》如此解释“应酬”:1.交际往来,以礼相待。2.指私人间的宴会。关于第1项,小生初涉江湖,交游并不广阔。况性格内向,笨嘴拙舌,不善交际,且不喜欢求人,又无权无势(呵呵,惭愧呐),所以交际上的应酬少之又少。也曾经碰见网上有红颜知己要请吃请喝,可怜小生囊中羞涩,只得王顾左右而言他。
某次征文颁奖活动,认识了几个一起码字的文友,和一位漂亮MM尤其聊得投机,相见恨晚,后来MM几次相邀一起喝茶聊天,小生爱面子,人家买单吧,不好意思,厚着脸皮混过去一次,那得回请啊,古人云:来而不往非礼也,“非礼”怎么敢?那么自己买单,可惜满腔热血,却是囊中羞涩,为此失眠好几夜,渐渐地养成一个不出息的习惯:躲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一心只读圣贤书,热闹是别人的,安静属于我自己,多好!唉,是没出息吧?
当然,就像杀手也有小学同学一样,谁没有几个铁哥们呢?酒肉朋友不一定是真正的哥们,但真正的哥们一定会经常搞个聚会,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这应该就是“应酬”中的私人宴会吧!铁哥们在一起喝酒,喝的是痛快,喝的是交情,不是哥们,请我还不跟他们喝呢,所以,管你是在家,还是上饭店,应酬完把嘴潇洒一抹,回家一个热水澡,躺在床上好一个睡,绝不用犯愁,绝不用寻思如何回请。那时,真正是酒逢知己千杯少,“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
一帮大学同学,毕业几年了,常常有人在QQ群上感叹:好久不见,赶紧聚会呐,赶紧掐酒呐。而每次聚会,有人喝得口齿不清了,还在那高呼:“拿酒来,拿酒来!”这气势放在唐朝有个好名目,叫做“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己给自己做规矩
花眼(财务)
逢年过节少不了应酬,应酬少不了觥筹交错。谈到喝酒,我很头痛。好在我给自己做出了规矩,久而久之也让周围人习以为常,所以,大多数的情况下,我还可以置身“酒”外。
我是个男人,不抽烟的男人有,不喝酒的男人几乎是怪物,我偏偏就是那个另类,因为,我天生有酒精过敏的遗传。原先我只知道母亲有酒精过敏症状,倒没想到自己也会过敏,碰到应酬的时候,只能尽量躲酒,躲不掉也会略喝一点。直到有一次在云南山区,在当地民歌手一边吟唱一边举杯的劝说下喝掉一瓶当地啤酒后,全身立即发出一粒粒的疹子又红又痒,不得不冲到药店里买了一盒“息斯敏”,这才知道原来自己被遗传了。因为母亲患有胃癌,我们全家一直觉得,酒精过敏与胃癌有着某种联系,所以,我非常担心自己也会不幸“中招”,从此坚决不碰酒。
起初的时候,戒酒颇为不易,我实话实说,别人却觉得这个理由很牵强可笑,批评我“不男人”、娘娘腔、不爽气、不赏脸、不够朋友。特别当我和女士们一样选择喝酸奶,他们更会讥讽我“没断奶”。
然而,持之以恒终有回报,我每次喝的酒量越来越少。前年换到一个新部门后,我干脆从零开始,坚持滴酒不沾。久而久之,大家终于认可了我不碰酒的原则,虽然因此失去了举杯之间活跃气氛、联络感情乃至借酒装疯说些真心话的机会,但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生命,毕竟是最可宝贵的,不是吗?
做规矩也有技巧。有次我和同事请合作伙伴吃饭,我说自己酒精过敏,对方刚点头表示理解,不料我那个同事竟然也说了相同的话!我简直厥倒:酒精过敏者的几率毕竟很低,哪有可能出现这种百分之百的巧合?人家肯定顺带着连我的真话也不相信了。哎,真是,这回惨了,只好硬着头皮端起酒杯,以实际行动检讨自己的“谎话”了。
喝酒不能逃,越逃越脓包
水昆(办公室主任)
酒不是个好东西,但生活又少不了它。酒中三昧,不外乎三部曲,先是秀才敬酒,然后武士斗酒,最后疯子拼酒。
本人酒量还可以,白酒8两能撑,黄酒3斤能熬,啤酒8瓶能干(不包括中间上厕所的),酒桌上也能糊弄,练就了一套应对的本领。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能推的酒席找借口推掉,理由要伟大:比如家里照顾老人,老婆身体不好等等(有关生老病死的借口往老婆家里找——没办法,怕领导关心,登门探望)。这种借口,不到关键时候不要用,否则暴露你不敬业。
招待客户,关系到企业生存发展大事,不能马虎,所以要尽情地陪、尽情地喝。可是再能喝,毕竟酒量有局限,“酒囊饭袋”做得久了,也有一套投机取巧的法门:
第一、喝白酒用大杯,4两一杯,大家都看得见,一口一口能“咪”一桌人;喝黄酒要用小高脚杯,半杯半杯的1斤酒能走一圈;喝啤酒倒三分之二杯,一瓶啤酒能诳四五个人。
第二、客户也有跟班的,先从他们入手,只要能把跟班的大部分人搞定,事情就解决了一大半。首先说话要有豪情,希望胆大的吓死但小的,吓不死的咱再想办法;碰杯的时候,酒杯要低于他的酒杯二厘米,低调才有腔调,以示交朋友的诚意和敬意;最后豪情一口闷,装模作样像个绿林好汉。
第三、敬主客要高调,大口满杯,方显得出敬意,捧人的、奉承的词语要用好(注:因为是领导,最容易接受的就是吹捧。再注:对待女士更应如此,阿姐、阿妹、靓妹、美女不能离口,否则遇到女强人下场惨烈)。把主客服侍好了,就皆大欢喜,圆满完成任务。
第四、对付“吓”不死的,要暗地里沟通,再喝两杯加强感情交流。然后悄悄对他说,咱领导是个好酒量,能喝,好喝(注:领导叫咱陪,咱叫领导“赔”)。桌上领导有三四个,让他上去各敬几杯,他也就基本上“到位”了,不怕俺对付不了。当然,我从来也没少喝过,咱实在,喝少了没劲,喝多了不干。
喝酒的关键是:喝酒不能怂,干杯要有种。喝酒不能逃,越逃越脓包。你越逃人家越逼你、越欺你。
当孩子遇到“狼”
朱辉(私企销售)
世上有两种人最常喝酒,一种是文人,一种是生意人。我青少年时代喜欢文学,也喜欢喝酒。进了单位,得知我酒量不错,领导顺势就把我推上了酒桌第一线。
虽然会喝点酒,但我不够圆滑:本地人喜欢闹酒,每每被他们说得无力招架,自己喝了好几杯,人家才喝一杯;还有些人会玩“魔术”,杯中酒悄悄倒到别处。“你喝的是文人酒,太实在,不是那些老滑头的对手……”领导发现用错了人,准备及时纠正错误,让我回归办公室。
不过,领导很快又发现,我其实适合去应酬北方客户。北方人爽快实在,每每发现酒桌上有人玩“技术”,就觉得受到了侮辱,马上会黑下脸来,之后怎么补救都很难挽回关系。于是,我还是留在了经营部门,经常上酒场。
相比之下,我叔叔比我更实在。身为小科长的他也常常应酬,他不仅不会耍滑,连偷偷上厕所呕吐减负的“基本功”都不会——喝了七八两白酒,如果中途不想法吐点出来,怎么可能坚持到散席?每年叔叔都有因深度醉酒去医院的纪录。
不久单位倒闭,我也告别了令人有些畏惧的酒场。结婚后,我便彻底禁酒,一心准备“宝贝计划”,可一等一年多,也没有等来孩子。此时,一个不错的事业发展机会却来了,可以充分发挥我文字方面的长处,不过也需要时常与客户应酬,酒,是不能不喝的。
“孕前3个月,男方应该禁酒……”在网上查了半天,这是优生优育专家最宽容的说法,有的说,要禁酒一年。
机会不等人,而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怀上,真是让我左右为难。“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这句话,竟然这么形象地让我面对。
已经“奔四”的人了,职场机会越来越稀少;同样,这把年纪,再不要孩子怕也没有多少机会了。孩子和“狼”,一个都不能少,这种选择着实困难。为什么必须喝酒才能签单?对这种酒文化,我开始深恶痛绝。
你有劝酒令我有挡酒词
锡众(办公室主任)
春节前的应酬真多,元旦至今,差不多三两天一个饭局,“酒战”自然免不了。照中国人的传统,请人喝酒如不让对方尽兴,是没尽到地主之谊;别人请喝酒你推推搡搡,主人会觉得没面子。我这个人酒量不大,又好面子,怎么办?
酒桌上最难招架的,是领导、同事或客户的劝酒令。什么“我给领导倒杯酒,领导不喝嫌我丑”,什么“宁可胃上烂个洞,不叫感情裂条缝”,等等,让你很难拒绝“干杯”的邀请。但我自有一套既可挡酒、又不破坏酒桌气氛的绝招。你有来言,我有去语,我信手拈来的“挡酒词”,在熟人中已是有口皆碑:
碰上领导故意发难:屁股一抬,喝了重来!我就答:屁股一动,表示尊重!如果同事善意劝酒:酒壮英雄胆,不服老婆管!我可以装蒜:来时夫人有交代,少喝酒来多吃菜!要是女士主动敬酒:男人不喝酒,枉在世上走!我就回敬:危难之处显身手,妹妹(姐姐)替哥(弟)喝杯酒!遇到客户发起进攻:喝酒不喝白,感情上不来!我也能对应:只要感情有,喝啥都是酒……你“文敬”,我绝不“武挡”。
自我感觉,如此挡酒词回敬劝酒令,不但能巧妙地逃酒,较好地体现本人的“酒德”,还能活跃酒桌气氛。不胜酒力者,不妨一试!
本文标题:过年喝酒应酬这点事
地址:http://www.yunyuhome.com/yinger/huli/87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