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之家_孕育妈妈最喜爱的网站
按历程查看->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孕育之家 > 新生儿 > 婴儿护理 > 正文
从感情上讲我是赞成女儿有小猫小狗做伴
2013-02-02 08:53:33 来源:www.yunyuhome.com

 猫猫狗狗带来的意外伤害

 

    女儿一直喜欢小动物,尤其是对于小猫、小狗,更是有些痴迷。在她3岁的时候,一次我带女儿在宠物市场闲逛,她和一个“小乳猫”(在我看来,小猫应该还在吃奶)“对上了眼”,彼此凝视,难解难分,很有点一见钟情的意思。我一时心软,就将“小乳猫”买回了家。可谁知,“一见钟情”来得快,去得也快,“小乳猫”回家后很爱抓女儿的嫩脸蛋(不知这是否也是一种表示亲昵的方式),女儿的脸上还留下了几道红印。这让我这个妈妈有点看不过去了,及时将“小乳猫”打着对折送回宠物市场。接着,又给专管打狂犬病疫苗的防疫门诊打电话,医生的态度并不亲切,告诉我,无论猫狗,只要宝宝皮肤有划伤,就不能排除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可能。我又追问,那是否一定要打狂犬病疫苗?这位接电话的医生颇有些不耐烦,声音又提高了一度,向我重复了一遍已经说过的话。我不愉快地放下电话,乖乖地带着女儿打着车去了那个离我们家颇有段距离的“狂犬病疫苗接种指定点”,一打5针(当然时隔数日)。

 

    虽然女儿买猫的经历有点不顺利,不过好像并未改变她爱恋小猫、小狗的初衷,因为她在上小学时还写过几篇如何与家养的小猫、小狗亲密接触,人狗情深的“动人作文”,得了高分。因为故事纯属虚构,所以女儿不愿主动让我看。不过,我后来还是看了,看后心中有点内疚,觉得自己没有处理好“小动物养还是不养”这件不大不小的事!

 

    从感情上讲我是赞成女儿有小猫、小狗做伴儿的,但是学医的我看过太多的类似报道,对小猫、小狗难免心有忌讳。但是我相信,聪明的妈妈不会有我当初有些生硬的做法,因为我们可以先学几招如何应对“意外”。

 

狗狗咬伤之典型案例

 

    据报道,2005年4月8日上午11点30分,宜昌市某医院接诊了一位2岁零3个月的狂犬病患儿。患儿平时由爷爷奶奶带养,三天前宝宝出现嗜睡、见风就叫冷的症状,父母以为是感冒,吃了感冒药也不见好。后因恐水、恐风、发热症状入院,患儿体温39. 80C,兴奋不安、恐风。据家人介绍,小孩平时好骑小车,还爱玩狗,家中养有大小狗3条。孩子的身上经常出现撞伤。一个多月前,小孩左腿一个出血性伤口没引起妈妈的注意,因此,也没有给孩子打防疫针,导致孩子终因狂犬病人院。

 

狗狗咬伤之预防第一

 

    1.全社会加强对狗患的治理。如有可能再监查一下本居住小区的相关情  况,看不下去的,找有关部门反映一下。如再有能力,就尽一切可能,在全社会宣传提倡大家要养“免疫犬”,要实现犬的注册登记,要学习合理的饲养方式。

 

    2.对妈妈来说,如果家里养了猫狗等宠物,一定要先给自家的猫狗打上狂犬疫苗。因为有效期的问题,所以,专家建议要“年年打”,一般来说,3 个月以上的狗就应该可以打疫苗了。

 

    3.和宠物不可“零距离接触”,比如接吻、搂抱、一个被窝睡觉等。

 

    4.不要让宝宝在与猫狗接触时穿着过于暴露,以免小猫小狗对宝宝产生“非分之想”。

 

    5.父母要在每天宝宝睡前检查一下宝宝身上是否有伤口(哪怕是划痕),一旦发现宝宝身上有伤口,要及时查明原因。如与猫、狗有关,应立即就医并及时注射狂犬疫苗。

 

    6.遛狗时应尽量避开人多的时间和场所。妈妈不要让宝宝随意逗惹猫狗,尤其不要拉扯狗的皮毛或尾巴,或猛力拍打、挖它们的鼻眼等敏感部位。宝宝看到狗不要表现出害怕畏缩的样子,也不要转身就跑,要不慌不忙、坦然相对。如果狗发出警告的声音或做出攻击的姿势,宝宝要立即停下来,慢慢离开。

 

    到养狗人家做客要注意问清他的狗有没有什么禁忌,教宝宝不要乱动狗的玩具和食物。在街头遇见和主人遛弯儿的陌生狗,教宝宝要注意与之保持距离,一定不能触碰。

 

    7.特别时期,特别注意。所谓特别时期,即指猫狗的发情期和繁殖期,此时,它们比较容易躁动。另外,高温天气下,宠物也容易产生急躁情绪。

 

宝宝与宠物相处的两大原则

 

    第一原则:保持距离。不要让太小的宝宝与宠物单独相处。不要在宠物的面前哺喂宝宝,以免勾起它的食欲。不要在宝宝在场的时间过于刺激宠物。

 

    第二原则:保持清洁。首先是保持宠物身体及它居住小环境的清洁。定期为宠物注射动物用狂犬病疫苗,检查宠物身上的寄生虫情况。其次是在与任何种类的宠物接触后都要记得及时洗手。

 

狗狗咬伤之紧急处理

 

    1.如果伤口在流血的话,要记住无需止血。

 

    2.应该尽量将受伤部位放置在较低的位置,以保证血“不倒流”。

 

    3.用清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冲洗时间应在20分钟以上。

 

    4.及时注射疫苗或抗毒血清。

 

    5.就近到正规的犬伤门诊注射并登记。

 

    6.对于一处或多处皮肤的穿透性咬伤或抓伤,有出血,唾液污染黏膜(如被舔),除应立即接种疫苗外,还要同时应用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抗血清。

 

    7.很深的伤口也不宜缝合。

 

特别提示

 

    狂犬病的可怕之处在于,目前狂犬病在我国的死亡率还是100%。

 

    宝宝被自家养的狗伤害后,不能仅对伤口做些简单处理,而不注射狂犬疫苗。因为看似健康的狗也有可能带有狂犬病病毒。

 

    及时查询最近的狂犬病门诊,可拨打12320公共卫生公益电话。

 

    如果是被猫抓伤或咬伤,紧急处理方式相同。因为猫也可以是狂犬病病毒的携带者。

 

狂犬病发病时的表现

 

    带有狂犬病犬表现非常的兴奋,有攻击性,并且到处撕咬,如果遇到人也可能会咬人。另外它也有声带的麻痹,咽喉肌麻痹,不能吞咽,叫的声音非常嘶哑,总的来说是一个狂躁状态,还有憋气、呕吐。另外病毒还可以侵犯小脑,造成动作不协调,走路不稳的状态。

 

    事实上,犬类感染病毒后,在发病前5天可能就已经有传染性了,它的唾液中就含有狂犬病病毒,所以即使是在被外表看来正常的犬咬伤了,也需要按照正规的伤口处理。

 

    某市曾发生过一起病犬咬伤29人的事件,由于所有犬伤患者均及时作了伤口处理和注射疫苗,无一人发病。

 

延伸阅读    狂犬病

 

    动物咬伤成为北京出现的新问题。大多数的动物咬伤来自于宠物狗,北京每天大约有30名儿童被动物咬伤。

 

    狂犬病是由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伤人引起,犬类及其他温血动物如猫、狼、狐等都可传播狂犬病。狂犬病的感染主要还是因为带病毒的狗咬了人,这个病毒会从咬的伤口局部,首先是在局部的伤口肌肉细胞里可能会有个短暂的停留,一般肌肉表面都会有很多神经末梢分布,病毒会很快地通过神经末梢侵入神经系统,并且大量复制,导致整个中枢神经系统的异常。

 

    狂犬病的典型症状是恐水。患者因吞咽肌痉挛,不能将水咽下,即使口极渴也不敢饮水,故又名恐水症。

 

    狂犬病潜伏期短到10天,长至2年或更长,一般为1~3个月,15%发生在3个月以后。发病时间视人被伤部位距中枢神经系统远近和咬伤程度、感染病毒的数量而异。

 

    据专家说,注射狂犬病疫苗是没有禁忌证的。注射狂犬病疫苗一般不是很重的损伤,打5次,当天打一次,3天后打一次,7天后再打一次,然后是14天后,30天后,一共5针。另外,如果咬伤非常严重,尤其是判断狗是发病的病犬,则需打10针。

 

    携带狂犬病毒的家养动物:狗(占绝大多数)、猫。

 

    野生动物:蝙蝠、狐狸、郊狼、臭鼬、浣熊及其他食肉动物。

 

    啮齿类:家鼠、松鼠。

 

    动物分类学中的兔形目:家兔、野兔、鼠兔等,亦可携带此病毒。

 

    狂犬病小史

 

    狂犬病是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狂犬病已有4000余年历史,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其病死率极高,每年全球有55000人死于狂犬病。2007年9月8日,有关国际组织发起了第一个“世界狂犬病日”活动,并获得70多个国家的响应。经世界卫生组织认可,决定将每年9月28日定为“世界狂犬病日”。

 

    人患狂犬病,历史久远。对此,在2500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记载,人们已认识到,一旦出现疯狗,就会咬人伤人,致病为害,最终导致人死亡。在家畜的病毒病中,狂犬病可能是最早有记载的。此病毒一般与疯狗有关。

 

    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4世纪就记述了病犬的疯狂和暴怒,通过咬啮还能将病毒传给其他动物,此病也能传染给人(人畜共患疾病),在人体上这种病常被称作“恐水病”。1804年Zinke以病犬的唾液接种于健康犬使其发病,才证实了狂犬病的传染性。

 

    法国人巴斯德在1884年发明了狂犬病疫苗,并救活一个被狂犬咬伤的农民的儿子的生命。

本文标题:从感情上讲我是赞成女儿有小猫小狗做伴

地址:http://www.yunyuhome.com/yinger/huli/87756.html

联系编辑: 雯雯    邮箱: wszsl321@126.com    QQ: 84029846   客服   友链: 84029846   友情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