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之家_孕育妈妈最喜爱的网站
按历程查看->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孕育之家 > 新生儿 > 婴儿护理 > 正文
宝宝口吃≠口吃病
2013-02-02 08:48:32 来源:www.yunyuhome.com

        口吃与口吃病是两种概念,口吃是人人都有的一种正常现象,因为每个人都会由于外界刺激而出现感情激越和发言意欲的不安定,在这种情况下,会引起高级神经活动的一时紊乱,使发音器官运动暂时不协调而导致口吃。由于每个人的神经系统强弱不同,接受外界影响的程度和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就不一样,口吃的程度及症状也会不一样。

    宝宝处于语言发育期,难免会出现吐字不清、词不达意的情况,这时候,父母不要误认为宝宝是患上口吃病了,现在给父母提供几点口吃病的特征供参考:    (1)患口吃病的宝宝性格上大多比较内向,自我意识较强,一旦发觉自己有口吃的症状,就会产生与之对抗的心理和行动,口吃的心理障碍也就因此逐步地萌芽,以后逐渐发展和固执起来,就成为一个真正的口吃病人了。    (2)患口吃病的宝宝会长期与口吃作精神斗争,而不正确的方法,反而使口吃的症状更严重,心理障碍也随之增大。即使宝宝明白自己有了语言障碍,也很难从这个怪圈中钻出来。    (3)患上口吃病的宝宝会不服从自然,不服从感情的自然。性格古怪刁钻、怪僻。    以下几点是关于口吃病的简单疗法:    (1)心理疗法。这需要父母从行动上,思想上改变宝宝性格的缺陷。学习心理疗法不但要从道理上、感情上无条件地接受,还要从行动上去实践,改变促发宝宝口吃的心理因素。这样才能从口吃的心理纠缠中解脱出来。    (2)发音法的语言训练与心理疗法是相结合的,当宝宝学会了发音法,利用发音法在自己说话失败的环境中能把话说出来,就会逐渐地减轻宝宝说话时的恐惧感,心理障碍就会自然地随之减轻。    (3)每一个患口吃的宝宝都知道自己在说话时的心理障碍,要用正确的态度重视矫治语言训练。    (4)暗示法:利用呼吸法使宝宝进入半睡眠状态,进行心理和行为上的积极暗示。    (5)手指法:口吃症状较重的宝宝大多有一些令人很难接受的肢体语言,手指法可改变说话时的注意力,消除不必要的肢体语言,也能更好地掌握好节奏的练习。爱心提醒.    宝宝在说话的时侯出现结结巴巴或者重复字句,年轻父母不要担心,要首先弄清楚宝宝是正常的口吃还是患上了口吃病,如果患上了口吃病,那就要针对宝宝的具体情况进行早期治疗,让宝宝远离口吃病的烦恼。

 

本文标题:宝宝口吃≠口吃病

地址:http://www.yunyuhome.com/yinger/huli/87678.html

联系编辑: 雯雯    邮箱: wszsl321@126.com    QQ: 84029846   客服   友链: 84029846   友情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