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之家_孕育妈妈最喜爱的网站
按历程查看->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孕育之家 > 新生儿 > 婴儿护理 > 正文
幼儿有一种强烈的尊重需要
2013-02-02 08:27:34 来源:www.yunyuhome.com

        幼儿在成长发展过程中,有一种强烈的尊重需要——对于自尊、自重和来自他人的尊重的需要或渴望。对父母来说,通过宝宝的行为表现,识别宝宝的真实意图很重要。

        幼儿尊重需要的表现形式可以归纳为几类:

        1.要求得到成年人的关注:幼儿是在与外界环境的互动中发育成长的,成年人的关注是宝宝们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得以满足的首要条件。同时,幼儿也通过成年人的关注来确认自己的存在。大多数情况下,宝宝会用积极的办法引起成年人的关注,如主动招呼父母来看自己搭的积木、画的画、做的某个动作,要求父母帮自己数跳绳、拍球的次数等。宝宝迫切地希望父母或老师看到自己,从成年人的关注中,获得自信和自尊。有时候,宝宝也会用一些消极的办法来引起注意,会把整洁的房间搞得乱七八糟,把某件物品打烂,在有客人来访时大吵大闹生事。有时候,幼儿还会借助一种更为隐蔽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要。比如会反复强调自己不舒服,“我被虫子咬了”、  “我肚子好痛”等,其实并非实情,只不过是宝宝又一种引起成年人关注的信号,宝宝是想通过父母对自己的关心,感觉到自己的重要。

        2.要求自主,对抗成年人的意志:就整个幼儿期来讲,接受成年人的旨意,服从成年人的安排,构成了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然而一味地顺从听话,势必会抑制幼儿的天性,阻碍幼儿个性发展、成为独立自我。为此,幼儿会在尊重需要的支持下,表现出一些自主性行为——不依赖他人,自由地做出判断和主张。比如,宝宝会自己选择穿哪一件衣服,自作主张看哪一部卡通片,玩哪一样玩具,把父母的要求当作耳旁风。当然,在幼儿阶段,宝宝对成年人意志的反抗能力是极有限的,如果父母真严厉起来,宝宝也会收敛自己的行为,但宝宝的自主性却不会随之而消失,一旦时机成熟,便会再度凸显出来——这是宝宝在“捍卫”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尊严的标志。

        3.要求被赞扬和被认可:“宝宝都爱听好话”、“哄宝宝”等日常用语,从经验层面上反映出幼儿的一种普遍倾向,即喜欢被成年人赞扬和认可,出自这种需要,幼儿除了要求父母对自己的各种“杰作”、“本事”给予关注外,也迫切希望得到成年人的夸奖和表扬。一句“你真能干”,往往会让宝宝美滋滋的神情持续很久,并能激励宝宝充满信心地去做别的事情。反之,如果幼儿从父母那里得到的信息是自己做得很不好,则会使宝宝兴趣索然,不愿、不敢再去做别的事。因为父母的认可与赞扬,直接作用于幼儿的尊重需要,正面的鼓励和肯定,可以激发幼儿的积极情绪,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满足幼儿的尊重需要;反面的批评与否定,则会导致幼儿消极情绪和情感的产生及尊重需要的匮乏。

        4.负责要求:要求负一定的责任,是幼儿自主性行为进一步发展的表现,最常见的现象,是宝宝不再顺从于成年人对自己生活的包办代替,而总是会要求“我自己来”。

        于是,从自己吃饭、穿衣、洗澡到帮助家人烧饭、擦地,宝宝什么事都想“插一手”。小家伙会跑来跑去、忙个不停,即使被称做“帮倒忙”、“添乱”也乐此不疲,除非遭到强令禁止、训斥,被赶到一旁才肯罢手。限于发展的水平和已获得的社会经验,宝宝能完成的负责行为毕竟很有限,但宝宝却能从这些有限的行为中,看到自己的力量,通过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操纵和控制,得到成就感、自尊感的愉悦体验。

        5.要求有自己的空间:幼儿行为控制能力虽然很弱,却渴望拥有一块领地,这块领地既是空间上的,也是心理上的。在那里,宝宝可以随意摆放自己的物品、玩具,任意给玩具分配角色、安排任务,可以讲述自己的故事、倾泄情感,还可以保存自己的小秘密。这块领地是幼儿精神发展的庇护所,也是宝宝作为个人尊严的重要堡垒,就像成年人的隐私一样,容不得别人随便刺探。

        在成年人眼里,也许宝宝这块领地里的一切、连同宝宝的小小心计都会一目了然,但绝对不要轻易地把它点破。因为,一旦让宝宝发觉自己的秘密全在父母的掌握和控制中,宝宝的尊重需要就会遭受挫折,滋生出自卑、弱小、无能感,从而丧失基本的自尊与自信,在性格上会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 

本文标题:幼儿有一种强烈的尊重需要

地址:http://www.yunyuhome.com/yinger/huli/87360.html

联系编辑: 雯雯    邮箱: wszsl321@126.com    QQ: 84029846   客服   友链: 84029846   友情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