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之家_孕育妈妈最喜爱的网站
按历程查看->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孕育之家 > 新生儿 > 婴儿护理 > 正文
不要随便给孩子定义上火了
2017-12-14 10:10:18 来源:

   

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

 

  孩子的“火”从“三不足两有余”来

  01. 何谓“三不足两有余”?  小儿的生理特点“三不足两有余”,即小儿的五脏三不足两有余。所谓“三不足”就是中医说的脾肺肾不足,“脾不足”临床多见面色萎黄、四肢痿软乏力等;“肺不足”表现在发病之时少气、短气,动则气促、乏力、自汗诸症,尤其是小儿哮喘,咳嗽及肺炎喘嗽等;“肾不足”在病理方面则多以肾精不足疾患为多一方面表现在先天之精不足所致的各种疾患如五迟五软、解颅等,另一方面由于脾胃精微不足,影响到先天之精而产生的各种疾患如佝偻病等。

  “两有余”指的是心肝有余。“心有余”中心经病变除了心火偏旺,睡觉比较烦躁,口舌长疮,或者舌质有点红等心火有余的实证之外,尚有心气不足,心神怯弱,易受惊吓的一面;“肝有余”中肝经的病变的是指孩子脾气比较大,容易烦躁,常见有手足搐搦,慢惊风证候。

  02.如何调理“三不足两有余”  小儿五脏的三不足和两有余中的不足和有余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孩子的“不足”是由于功能的发育还没有达到完善的阶段,所以脏器会不足,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增长,体内功能不断的善,脏器功能充实了,就可以补充完整,到达成人的水平。因此小孩子的不足,我们是要去“托”这种不足,而不是大补。“补”跟“托”治疗的原则不一样,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所谓“有余”,并不是过多过旺。“有余”是相对于“不足”引起来的,意思是“相对的多”,但是不能削减“相对的多”,而是通过补充不足,把“有余”降下去。针对小孩子的生理特点看我们一直强调不能过补,也不能过分去削弱它,简单地说就是不要去补它,也不要去攻击它,顺应他的生理特点。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不要随便定义孩子“上火”

  

为什么孩子容易“上火”?

 

  其实孩子没那么容易“上火”  上火是一个中医的概念。真正的上火表现是眼睛干红、鼻腔胀满、咽部很痛、口腔有溃疡、口气很大、睡眠不好,包括小便很黄很刺很短,大便干,甚至有热和毒的表现,这才是真正的上火。在生活中真正的上火的表现很少集中在一个小孩的身上的,一般人判断的“上火”其实是孩子心有余和肝有余的一种表现。需要提醒的是家长不要随便定义孩子上火、湿热或者肠胃功能不好,孩子在不同的阶段表现不一样,要根据孩子在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来用药。

  盲目“下火”孩子很伤身  小儿“上火”是因为“两有余”的相对旺盛引起的,如果把这种“火”按照大人降火用的很清热的药,例如牛黄解毒丸、清热消炎宁等,这些清热力度很强的药去攻小儿的“火”,他很快就脸色萎黄,整个人蔫了,胃口也不好,大便也不好,最终表现为虚,虚是因为小孩子正常的两种脏气被过度打击,连正常的抵抗力都没有,所以就表现为虚。而成人则不一样,成人上火吃清热的药剂,火气降下之后就感觉很舒服,很清爽。小儿的“火”跟成人的上火是不同的概念。

  

盲目降火孩子很伤身

 

  调理脾胃平衡那把“火”

  有些老人家看到孩子脸色黄不精神就想给孩子补一步,这种做法对吗?小孩子是纯阳之体,纯阳之体是欣欣向荣的状态,生长发育非常旺盛。小孩子生长发育过程就像小太阳一样,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趋势,这时候需要一把小火慢慢燃烧,才能继续往上升。而这把小火就需要他脾胃功能正常。但是孩子有脾常不足的特点,如果饮食控制不好,就会进一步影响脾胃功能,营养不能滋养他的面目,所以就会脸色萎黄,皮肤没有光泽,气血不足。但是孩子脾不足并不是通过补来平衡,而是托,托得合适就会慢慢的就会恢复自己的能量,能够成长起来。因次不管用药还是调理都要尊重孩子的身体病理特点来进行。

  孩子胃口不好,家长就担心孩子上火急于下火,这种做法对吗?郑燕霞:首先孩子并不那么容易上火,“火”其实不一定要清,相反有可能是因为吃太多了,脾胃功能运化不好,就会有“火”积在里头。在治疗上并不是要清“火”,而是把饮食的量控制下来,加上适量的运动,多喝水,就可以解决问题,不一定要借助清火药物来降“火”。 有些人判断孩子“上火”给他喝七星茶、开奶茶等,这类东西有灯芯花、淡竹叶、钩藤等偏清凉的药。长期服用,病态的东西就会出现。我接触过大部分的小孩的家长都是孩子胃口不好,或者大便不好,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孩子的脾胃功能就受到影响。

  孩子脾胃不足应该怎么平衡体内的“火”呢?郑燕霞:对小孩子的调理主要是脾胃功能,推荐给孩子喝一些健脾的汤水。生完病之后,孩子处于脾虚的这种状态下,可以适当喝一些健脾的汤水,但不主张天天喝,一星期有一两次即可。建议喝一些淮山、云苓、芡实、扁豆这一类的健脾胃的药物的汤水。需要强调的是,汤水不能太过营养的。有些家长会在汤里放很多骨头、肉等等,他们觉得熬出来的那碗浓浓才够营养,其实没有必要。孩子脾胃运化功能还不完善,太过营养会增加孩子的负担。给孩子喝的汤水要清淡一点,再加上一些调理脾胃的药膳,作为一个辅助其实即可,饮食应以简单全面为主。

本文标题:不要随便给孩子定义上火了

地址:http://www.yunyuhome.com/yinger/huli/100781.html

联系编辑: 雯雯    邮箱: wszsl321@126.com    QQ: 84029846   客服   友链: 84029846   友情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