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没补钙,就很有可能缺钙
乳汁中的钙,是婴儿钙的主要来源。哺乳期的母亲每天分泌约700毫升的乳汁,平均每天丢失钙约300毫克。若得不到及时补充,母体钙代谢就会出现负平衡,容易导致骨密度降低、出现骨质疏松的症状,常见的有小腿抽筋,下肢浮肿,腰背酸痛,牙齿松动,倦怠乏力等,此种症状一般从妊娠中晚期开始,若产后不注意补钙,可延续到分娩后两年。
骨质疏松还会引发骨软化症,轻者腰背部或下肢痛,重者会导致身材变矮、骨盆变形,走路摇摆如“鸭步”,严重影响人的体形,给妈妈们带来很大困扰。而预防这一切的关键,就是补钙。
“坐月子”胖了一圈,还用补钙吗?
有的妈妈可能会想,我在孕期每天补钙,钙量充足,产后又正儿八经地“坐月子”,每天吃鸡吃肉,还喝骨头汤,人都吃得胖了一圈,难道还要补钙吗?
胖可能是营养过量引起,但并不意味着钙质就够了。日常饮食,通常含有大量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但钙质含量往往不够,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乳母每天适宜钙摄入量为1200毫克,而每天实际膳食钙摄入量仅为479毫克左右,与推荐钙摄入量相距甚远。很多人相信食补,认为经常喝骨头汤就够了,其实据科学试验表明,要补足每日的钙,相当于要每天喝下300~400碗的骨头汤,因为骨头汤中的钙含量微乎其微,试问哪位妈妈做得到?
该补的没补足,不该补的补过头,食物补钙既麻烦,又很难保证摄入足够的钙质,怎么办?
选择钙制剂不失为好主意
既摆脱营养性肥胖,同时又解决钙质不足的问题,选择钙制剂不失为合理有效的途径。关于如何选择钙制剂,专家提供了5大金标准,可供新妈妈们参考。
1:理想的钙剂应该不易产生便秘
孕妇补钙,需贯穿孕前期、孕中期、孕晚期和产后期四个阶段,长期补钙容易让处在孕产阶段的女性产生便秘。成人迪巧中就特别添加了山梨醇。山梨醇有着放松舒缓肠胃的作用,可增加肠腔内渗透压,使水分聚集增多,使肠道扩张、蠕动加快;同时能够对肠内菌群产生调节作用,帮助软化肠道内的排泄物,从而促使排便。
2:合适的钙元素含量。
3:含有适量维生素D。
4:安全可靠,适宜人群广泛。
5:具有经循证医学验证的临床效果。
本文标题:年轻妈妈补钙预防骨质疏松
地址:http://www.yunyuhome.com/hz/msgj/6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