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孕期进入第10个月,妈妈就要做好临盆的準备啰!这时候準妈妈的身心各方面,都呈现一种紧张又期待的状态,现在就来了解一下,临盆前的全方位变化吧!
Part 1 身体变化
体重篇
一般来说,整个总孕期的体重以增加11~14㎏为宜,万芳医学中心产房部护理长翁纯莹表示,在临盆前的1个月,希望妈妈的体重最好不要增加超过0.5㎏,所以从最后3个月开始,就需要好好控制体重。万芳医学中心妇产科主治医师林怡慧也表示,怀孕20~40週期间,每个礼拜约增加0.454公斤,因此到了临盆之前大约会增加12.5公斤。
乳房篇
【肿胀】在怀孕初期由于荷尔蒙的关係,所以乳房会肿胀,林怡慧表示,从怀孕2个月开始,乳房就会变大,因为乳管和乳腺增生,乳晕也会随之变大,乳晕颜色变深,旁边的腺体开口也会变多,此外,乳房皮肤上也会出现妊娠纹,是因为乳房体积变大。
【乳痂】到了5个多月开始有初乳分泌,翁纯莹提醒準妈妈,注意身体清洁是很重要的。如果乳头因为分泌初乳,而有乳痂的话,并不需要刻意清洁,更不要去抠,因为刺激乳头会促使催产素分泌,反而会造成子宫收缩,所以只要维持乾净就可以了。而临盆前的乳房,则不会有特别的变化。
#p# 腹部篇
【阵痛】进入临盆阶段后,会出现假性阵痛和真性阵痛的情形,这时要注意收缩和胎动的不同,也要分辨真假阵痛的不同。此外,36週后羊水量会变少,胎儿头部下降到骨盆腔,此时妈妈会突然感到腹部的负荷减轻,肚子也比较没有之前突出,这是接近预产期的症状。
【胎动】胎动会随着怀孕週数增加而感觉变少,所以怀孕中、后期一定要留意胎动。临盆前,羊水量变少,胎儿体型变大,相形之下,胎儿在子宫腔内活动空间变小,胎动较之前频率会变少。妈妈对胎动的感受会变差,如果不特别注意胎动,可能会忽略一些警讯,宝宝甚至会胎死腹中。林怡慧建议準妈妈,每天要固定一个时间计算胎动,而胎动的次数多寡,是要跟自己比较,而不是跟别人的宝宝或是上一胎相比。如果发现胎动减少50%或超过12个小时不动,就要到医院检查。
如何分辨阵痛的真假?
【真性阵痛】
1. 有规则性的收缩。
2. 为5分鐘之内的收缩,每次收缩超过30秒。
3. 不会因为休息或改变姿势而纾解,会愈来愈痛。
4. 疼痛感遍佈整个肚子。
【假性阵痛】
1. 不规则的收缩。
2. 频率和维持的时间也不规则。
3. 会因为休息或改变行为、活动而缓解。
4. 子宫局部的疼痛。
注意!当出现假性阵痛时,代表可能会在1週内生产,且随时有可能变成真性阵痛,準妈妈要特别留意是不是有出现真性阵痛。
疾病篇
【姿态性低血压】到了怀孕后期,子宫变得很大,会让下肢的静脉血液无法回流,準妈妈要特别注意姿态性低血压的发生,林怡慧表示,姿态性低血压在起身或蹲下再站起时容易发生,平时在做这些动作时一定要格外小心。
【水肿】怀孕后脚踝的水肿会较严重,林怡慧表示,这是因为体内水分过多所致,尤其到怀孕末期,妈妈体内大约有6.5公升的水分,有一些会跑到组织间隙,像是脚踝或腿部,就产生水肿,造成下肢静脉曲张明显,不妨藉助抬腿或穿弹性袜减轻症状。除了脚踝和腿部,眼角膜也会水肿,所以孕妇最好也不要带隐形眼镜。
#p#
Part 2 生活起居
饮食篇
怀孕期间不能减重,当然也不能大吃大喝,林怡慧表示,孕期时的热量摄取大约比塬本的饮食多300大卡就够了,同时要维持均衡的饮食。林怡慧认为到怀孕后期,胎儿已经成熟,所以食物对于宝宝来说,只会增加体重,大约一星期可增加150~200克,但是胎儿太大对生产并不利,而且妈妈的体重也可能会跟着快速增加,所以林怡慧建议妈妈,怀孕后期淀粉类不要吃太多,以免摄取过多热量。翁纯莹也提醒準妈妈,刺激性食物不能吃,肉类要逐渐减少,但是青菜、水果可以多摄取,并且要记得吃东西必须定时定量。
睡眠篇
【左侧躺】因为临盆前肚子已经很大,几乎无法平躺睡觉,翁纯莹建议妈妈可以睡在躺椅上,採左侧睡以增加子宫的血流。必要时则可以用小枕头支撑,头高脚低呈现45度的姿势,会比较舒服。
【失眠】从一开始怀孕就会有失眠的情形,到后期因为子宫变大,频尿的情形会更严重,常常会半夜醒来上厕所,使得睡眠中断。林怡慧表示,怀孕后精神容易不集中,因为会时常注意自己的肚子,担心宝宝有没有问题,晚上睡觉时胎动次数又会较多,再加上临盆前,妈妈的心理压力更大,更会造成睡眠品质较差。
运动篇
7个月开始可以做些产前运动,增加耐力、体力和肌肉的韧度,一方面帮助顺产,另一方面让準妈妈在生产时,较能控制自己的神经肌肉。
【散步】翁纯莹表示,準妈咪最好每天散步,且必须持续30分鐘,所以不能早上走10分鐘,中午走10分鐘,晚上再走10分鐘。而且工作时的走动并不算在内,要找额外固定的时间散步。
【爬楼梯】9个月后可以进行爬楼梯,每次大约爬1~6楼的高度。如果不喜欢爬楼梯,或没有楼梯可爬,也可以在家裡找一块约1坪的地方,学日式擦地板的方式,趴着擦地。爬楼梯和擦地都是为了增加腹压,让肚子有压力,使胎头下降,而上下的动作则能增加骨盆肌肉的张力。
【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对妈妈和胎儿很有帮助,但是要避免做过度的激烈运动,像是跳跃、跑步、网球等。散步、游泳、简单的伸展活动到怀孕后期还是可以做,以增加心肺功能,不过需要用到腹部力量的运动都要尽量避免为宜。
产前运动follow me!
(1) 腿部运动:加强骨盆附近肌肉及会阴部弹性。
(2) 双腿抬高运动: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伸展嵴椎骨及臀部肌肉张力。
(3) 产前肌肉收缩运动:增加阴道与会阴部肌肉弹性、避免分娩后大小便失禁、减少阴道撕裂伤。
(4) 蹲踞运动:保持身体平衡及强壮骨盆肌肉张力。
(5) 腰部运动:减少腰部痠痛、帮助生产时腹压增强即会阴部的弹性。
#p#
Part 3 日常生活
动作篇
临盆前的肚子已经很大,所以尽量不要用到腰的力量,也就是少做弯腰、蹲下的动作,翁纯莹建议準妈妈,平时如果要蹲下捡东西,记得要平平的蹲下再捡,不要侧弯腰去捡。如厕时要选择坐式的马桶,避免蹲下、用力,也要预防因便秘而用力的情况。另外像是抱小孩、买菜,都要使用推车或菜篮,以不要施力太久为主。
旅行篇
怀孕之后,由于血液裡的凝血因子浓度会上升,更容易血液凝结造成血管栓塞,所以孕妇不适合长时间坐着不动。因此,林怡慧认为,需要长时间乘车、坐飞机的长途旅行,都不适合孕妇。
爸爸篇
挺着大肚子的妈妈,会有很多不方便,这时候就是準爸爸表现体贴的时刻了!翁纯莹建议爸爸可以帮妈妈按摩,例如:从肩胛骨下方大面积的揉擦,或是嵴椎骨两侧做点状的按摩,都能减轻妈妈腰痠背痛的不适。此外,爸爸还可以协助妈妈穿衣服、洗澡、洗头、剪脚指甲;当妈妈在做产前运动时,爸爸可以在一旁协助,或是陪伴妈妈一起散步、爬楼梯等,维护妈妈安全的同时,也一起感受怀孕的辛苦及宝宝即将到来的喜悦。
#p# 临盆妈妈害怕事件TOP5
1. 我会不会生在家裡?
【护理长answer】如果觉得自己好像快生了,又不确定时,可以先打电话到医院,向护理人员描述自己的状况后,再决定是否要到医院,才不会白跑一趟。
2. 破水要如何观察?破水之后还可以洗头、洗澡吗?
【妇产科医师answer】破水之后最怕发生脐带脱垂的情形,假使脐带掉落到胎头之前,甚至掉到阴道,这属于非常紧急的状况,必须立刻到医院处理。破水的感觉就像水龙头没关好,一直有滴滴答答的液体流出来,先釐清是否因咳嗽或腹压增加而引起的漏尿,如果不是,就要小心是不是破水了。此外,可以使用卫生棉,如果持续有液体流出,破水的可能性就大增了。
【护理长answer】妈妈如果已经破水準备入院,千万不要想先去洗个澡再去医院!这时候洗澡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因为不知道脐带会不会跟着羊水跑出来,如果脐带掉出来会增加感染的机会,对宝宝和妈妈都是很大的危险。
住院要带些什幺?
【护理长answer】夫妻双方身分证、妈妈手册、图章、健保卡、是一定要带的,至于换洗衣物和盥洗用具,则可以等到晚一点再带到医院。
3. 假日要生医院会不会没人?
【护理长answer】现在的医院大都有完备的制度,不会因为假日就没有医护人员值班,所以準妈妈不用担心。
4. 有没有减痛的方法?
【护理长answer】想要减轻产程中的疼痛,按摩、热敷、听音乐都是不错的方法。除此之外,医院在医师评估之后,也会提供孕妇无痛分娩。
本文标题:临盆前全照护
地址:http://www.yunyuhome.com/hz/lsxz/72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