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屡出问题,母乳喂养再次成为婴幼儿食品首选。于是,一些奶水较多,自己的孩子吃不完的年轻妈妈开始在网上叫卖新鲜母乳。虽然母乳比配方奶好,但网购母乳究竟能不能喝?出售的母乳安全问题是否有可靠的监管?网购母乳的行为能否受到保护?成为近期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这个电子商务盛行的时代,网购所包含的商品种类不断增加。似乎无论消费者想要什么,都能从网上找到卖家。也因此,越来越多类似“蚊子尸体”之类的新鲜诡异商品横空出世。而近日,最吸引消费者眼球的无疑是网购母乳。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淘宝等网上商城出现网店出售新鲜母乳,而这种网店还数量不菲,每200毫升价格在29元至100元不等。一时间,网购母乳成了网上“淘客”们彼此调侃的话题,而更多的消费者则对网购母乳的行为表示质疑。
目前,这种母乳网购现象是否依然众多?网购的母乳存在哪些问题?母乳能否进行商品化运作?
母乳成二手商品转让
从淘宝、1号店等知名网络购物网站上,记者并未发现网购母乳网店的足迹,似乎在媒体报道之后,纷纷销声匿迹。然而,在赶集网等二手商品交易网站上,却仍存在不少出售母乳的相关信息。其中不乏类似“本人乳汁品质好而且充裕,宝宝吃不了有富裕,母乳存在冰箱里占空间,因此转让给母乳不足的母亲”之类的商品描述。
记者以求购者身份致电其中一位母乳转让人士刘明义,刘明义称他妻子只是由于乳汁过剩,孩子喝不完,倒掉又嫌可惜,才想到在网上转让。而标价每瓶68元只是心理预期,一切条件可以仔细谈。对于母乳的储藏问题,刘明义称暂时是用奶瓶盛放,放置在冰箱冷藏。至于网上比较流行的母乳保鲜袋他也有所了解,如果需要可以改用母乳保鲜袋储藏。但前提是买家得上门自取母乳。当问及母乳的健康问题时,刘明义表示可以带妻子去医院进行全面检查,绝对无传染病。
因乳汁过剩而发布转让信息是不少出售者的主要理由。他们中,与其浪费不如尝试销售的心理占大多数;而也有少数出售者是以过剩母乳的储藏浪费空间为由,称仅收取母乳保鲜袋成本费用,以减少自己的损失。
与之前网店销售母乳不同的是,二手商品交易网站上的母乳出售信息大多不以纯盈利为目的,反而是通过转让母乳,来减轻自己或家庭哺乳期负担的居多。
同时,二手商品交易网站上还出现了少数母乳求购信息。家住北京市昌平区龙泽小区的谢女士就曾发布过类似“孩子5个多月,吃奶粉上火,求购健康母乳,价格可面议”的求购信息。对此,谢女士称因自身奶水不足,孩子吃不饱,只能用奶粉代替。但孩子吃奶粉上火的现象让她很心疼,只能通过网络求购母乳。
据了解,母亲自身奶水不足是求购母乳的最主要原因。因对毒奶粉心有余悸,少数家庭情愿选择上网求购母乳。“虽然不一定特别安全,但至少不会像问题奶粉有乱七八糟的添加剂吧。”谢女士对记者表示。
母乳喂养并非仅指乳品本身
究竟国家大力提倡的母乳喂养有哪些好处?
妇产科教材《妇产科学》一书中指出,“母乳中含多种免疫物质,能增进婴儿的抗病能力,预防疾病”等优点。
然而,网购母乳是否安全,却仍存在质疑。
北京市妇产医院产科主任范玲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由于母乳是孩子十分特殊的食物,适合直接哺乳喂养。如果通过网购母乳,不管是母乳的质量还是储存都非常难以控制,医院不建议网购母乳。而且国家提倡母乳喂养并非只是特指母乳本身,亲子哺乳行为也是母乳喂养的重要部分。仅因为提倡母乳喂养而网购母乳制品,有可能事与愿违。
范玲指出,母乳的提供者是否适合哺乳是网购母乳最需要注意的问题。虽然有部分出售者表示能出具相关健康检查证明,但其真实性以及母乳本体是否有相关疾病史,消费者均很难确认。同时,由于母乳由人体直接产生,含有非常丰富的抗体等物质,保鲜要求很高。在保存过程中如有不慎很容易变质,影响母乳质量。如母乳保存期间是否开封过,保存时间是否过长等都可能导致母乳不适合孩子食用。
有部分母乳出售者表示,专家所提出的标准自己均能符合,自己出售母乳也有利于那些奶水不足的母亲和孩子。那么如果真如这些出售者所说,母体健康要求合格,母乳的储藏标准也很严格,是否就一定适合消费者网购呢?
对此,范玲认为也不尽然。因为母乳所含的物质含量及种类是与母体本身的健康和饮食结构息息相关的。往往只有亲生母子之间的母乳喂养才最为适合。网购的母乳,可能由于母体饮食结构以及身体状况的差异,使该母乳并不适合孩子当时生长的全部生理需求,其营养价值和健康价值都有待研究。
“其实自己也是好心,想到总会有需要的人。没想过这里面还有这么多讲究。”刘明义对记者表示。
母乳商品化遭质疑
对于网购母乳的现象,不禁让人联想起另一个喂养职业奶妈。
与奶妈不同的是,网购母乳仅提供了一种母乳制品,而奶妈则从事包括代人哺乳,带育婴儿等行为。因其会在某段时间内与婴儿共同生活,健康状况及饮食结构较之网购母乳的提供者更容易掌握,反而更类似于提倡的母乳喂养。
在范玲看来,母乳的提供者在产乳前是否服用过不适宜婴幼儿生长的抗菌素类药物,或有没有相关的血液性疾病,都是网购母乳必须确认的问题。在医院等专业机构中,偶尔因为少数母亲乳汁不足,而求助其他经医院鉴定健康状况合格的母亲代为哺乳。但这种经专业机构鉴定以保证双方健康的情况在网购母乳中很难出现。
记者了解到,对于某些潜伏期长的潜在疾病或传染病,母乳的提供者可能自己也并不了解。盲目的出售或转让母乳,可能让这些潜在疾病进入抵抗力低的婴幼儿体内。而对于这种现象,国内暂时没有专业机构对其进行监管。
而网购母乳行为本身,已经是在将母乳商品化。那么在商品的生产销售过程中,应该以怎样的标准来规范;母乳是否适用食品相关监管标准;网购母乳是否会在运输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等等,都是消费者所关心的问题。
同时,关于母乳的商品化,早在2008年卫生部法监司就《关于人体母乳不能作为商品经营的批复》中明确指出,人体母乳不是一般的食品来源,不能作为商品进行生产经营。如果社会组织或个人将乳汁经营产业化、规模化,并从中渔利,是违法的。
母乳作为一种特殊的食物,是孩子最安全、最完整的天然营养来源。如果仅仅是为了满足孩子的生存需要而存在,对食用者来说,网购母乳与奶粉无异,同样属于代乳品。而通过母乳喂养行为的亲密接触和亲子关系增进母子间的感情,母乳才能称为联系母亲与孩子情感的纽带。
本文标题:母乳成二手商品转让 商品化遭质疑
地址:http://www.yunyuhome.com/home/7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