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上市公司业绩发布高峰期,香港市场上接连曝出审计师辞任事件。继德勤因“未能审核”巨额预付款辞任博士蛙国际(01698,HK)审计师之后,另一内地民企大庆乳业(01007,HK)22日同样因德勤辞职而于上周四停牌。
两起事件中的审计师自然被推上多方关注的风口浪尖。博士蛙及大庆乳业均于2010年下半年上市,而德勤任两家“半新股”核数师1年即跳船,这一情形耐人寻味。当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蔡永忠被问到,坊间有批评德勤为新股核数特别“手松”时,蔡严辞回应:“公司绝对没有你形容的情况。”然而多米诺骨牌效应已然产生,港市引发了一轮担心审计公司的狂潮,相关个股惨遭洗仓,众多投资人神经已经紧绷一线。
截止3月31日,据大庆乳业公司公告称,目前董事会正在积极寻找独立调查的人选,以设立特殊调查委员会进行调查,并会向董事会报告调查结果和提供建议。公司已经开始寻找新的国际会计师,并需要额外的时间为新审计师搜集充足的资料,以进行及完成审核程序,并尽快公布公司2011年度的业绩。
据大庆乳业投资者部门工作人员称,公司与德勤有误会,公司和审计委员会和董事会都很重视,并做过很多努力和提供证明材料,也与德勤管理层进行沟通,但是无法满足的德勤的要求。而针对德勤函件指出的,对大庆乳业财务报表部分重要事项存在忧虑的几点事项,多数观察者认为两者间的分歧主要集中于对企业内控的处理上。鉴于两者的立场不同,沟通环节出问题的几率较大,而德勤在此时选择“跳船”,并且是短时间内连续辞任多家企业,很容易引发各种猜测。从此后一连串的事件可以看出,无论是跳船逃生者还是不遗余力以挽狂澜者,这波“民企财报信任危机”中并无赢家。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企一直都是突破于边缘地带、身负草莽色彩,因为这是一个崛起于体制外的群体,籍由各种夹缝中的养分成长起来的。先天因素加上成长时间有限,民企的内部管控还未形成一个特别严格的体系,再考虑到中国经济环境各种不稳定因素,似乎这种生长姿态反而是迎合大环境的一种必然。上市以来大庆乳业一直致力于全产业链的企业战略,并最终形成了从饲料种植加工,到奶牛饲养、奶粉生产加工,最后到终端销售及消费者服务,全部由企业自主掌控的格局;而反观近几年大庆乳业在市场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自2007年大庆乳业开始进行多项改革后,经销商数量大幅增加,至2011年H1达到199家,较2008年增长10倍;2011年上半年大庆乳业实现营业收入6.19亿元,同比增长66%,实现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增长32%,实现每股收益0.141元。
到2012年,几大利好已经在刺激大庆乳业的股价一路攀升。随着龙年效应的“婴儿潮”逐渐逼近,近期香港再现奶粉抢购潮,不少商家趁机囤积加价,每罐奶粉额外加收50元至100元出售,市场上再次看到了婴童产业的发展潜力和盈利空间。能否受惠于这次婴儿潮,各企业之间火拼的最大筹码莫过于奶粉的质量与自身的产能,而大庆乳业前几年的苦心布局在此时也初见成效。2011年上半年大庆乳业已实现对27个私人奶站的收购,奶牛数量约3000头,可以满足约20%的原奶供应。其投资建设的五常犇牛牧场,预计于2012年第二季度如期竣工,2013年有望实现6000头奶牛进入产奶期,届时可以实现60%的原奶自供,产品安全性提高。于是进入龙年的1月,大庆乳业股价上涨4.17%,2月则上涨35.6%,然而就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大庆乳业却因德勤辞任而遭遇停牌的厄运,不得不令人惋惜。
粗放生长已成惯性的民企在试水成熟资本市场时基本都会遭遇的尴尬,在大庆乳业身上再次重演;然而资本市场除了融资功能外,也能让公司更加规范,通过上市把公司财务、公司治理等整体有个非常显著的提升和改善,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这一挫折也能助大庆乳业从“青春期”迈向真正的成熟。从大庆乳业目前的情形来看,一是其市场表现主要基于消费者的体验,所以股市之变局对其业务影响有限;二是大庆乳业应对问题的时候能够沉得住气,并不急于回复多方质疑、而是给自己留出了冷静思考与妥善准备的时间,这对一家新上市的民企已然难能可贵。
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中国乳业可谓一夜入冬,而这几年也正是金融环境恶化的艰难时期,所以中国乳业能够逐渐复苏也承载了很多的压力,我们也应该给中国自己的企业以更多的包容,特别是执着于产品安全性、并下了血本的企业。如果大庆乳业一路坚持自己的品质与追求,相信市场与公众也不会吝啬认可与支持。
本文标题:财报期间风起云涌 大庆乳业何去何从
地址:http://www.yunyuhome.com/hom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