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之家_孕育妈妈最喜爱的网站
按历程查看->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孕育之家 > 推荐阅读 > 正文
儿童公共文化设施为什么留不住孩子
2012-06-07 18:42:22 来源:

  近年来,深圳不少儿童公益场地,纷纷办起了收费培训班。少年儿童公共活动场所充斥各种培训机构,一方面削减了这些公共活动场所的公益性,也给孩子和家长造成了“错觉”。对深圳孩子而言,深圳科学馆、深圳少年宫这些设施似乎模糊了自己的特征,承担科普功能的空间相对较小,更多的是商业培训,被市民戏称“培训馆”。如何让深圳的儿童公共文化设施真正发挥自身的效用?

  楼造得好但里面东西少

  论硬件,深圳的少年宫盖得是非常的好,造型也还不错,面积也挺大。但进去后,里面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单一,比较少。

  刘丽华:当年建少年宫的定位是世界一流,国内领先。可很多深圳家长宁愿带孩子去香港进行科普教育。作为孩子家长,黄先生您带孩子去过吗?感觉怎么样?

  黄永忠:去过。香港科技馆交互性比较强,很多科技项目可以亲自互动,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去了解、接触,比对深圳的科技馆更感兴趣。

  刘丽华:韩先生,您大儿子在美国长大的,相比之下,深圳硬件搞得这么漂亮,是否真的是世界一流,国内领先了?

  韩永:在美国,我也带大儿子去过很多这种场馆。论硬件,我觉得深圳的少年宫盖得非常的好,造型也还不错,面积也挺大。但进去后,我觉得里面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单一,比较少,而且开馆这么多年,很多设备都坏了,比如科技馆里,很多手控的东西坏了,也没有去修。这种现象在美国比较少,建筑一旦盖起来,维修以及内容更新都会跟上,我们在这些方面需要更多的跟进。

  最主要是定位不准

  刘丽华:深圳的少年宫、科技馆培训班扎堆,有很多市民对此不满意。作为教育工作者,黄建海先生,您怎么看?

  黄建海:我想从科普这个角度谈一下,一个是神秘主义的科学观,认为科学高深莫测、讲究权威崇拜,科学是一张冰冷的面孔,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肯定不会喜欢科学。而功利主义的科学就是学知识、考大学,把科学原本很丰富的东西等同于知识教育,但是把科学最精华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全部丢掉了。恰恰在科普这个活动当中,正蕴藏着很丰富的科学素养的东西。

  刘丽华:我曾经问过很多家长,家长们都说少年宫不应该搞培训,您觉得这个定位错了?

  黄建海:显然是定位错了,将其长期培训化后,家长形成了这个观念,少年宫就等同于课外文化培训,而且收费很高。

  刘丽华:唐娟女士是资深公共管理专家,您怎么看?

  唐娟:我想最重要的是体制上的问题,文化馆体制对这些文化设施定位的问题。这些文化设施定位,应该是提供教育和文化资源,是市民在这个城市里生活的一种精神性的公共空间。但是目前这个定位似乎是没有找准。尤其是文化部门,在我们整个政府体制里面,一般都是把它叫做清水衙门,所以不像国外对图书馆、少年宫、博物馆都有一种立法上的财政预算。在国外,有时候立法上已经有资金保障,这块必须提供公益服务,很多是免费的。像巴黎很多博物馆,像美国的很多图书馆,其规定的服务时间必须是免费的。如果说这些公共设施不能免费,也可以规定特定的时段免费或者针对特定的对象免费。

  刘丽华:关键是我们的场地都让培训班占了。

  唐娟:这是体制的问题。像国外,英国、法国,还有美国,很多发达国家,针对国民深层次的培训机构都有立法保障。国外发达国家除了立法上有财政保障之外,还有公益彩票的支出,就是公益彩票有一块专门支持这个。另外一个是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比如建立文化基金,由社会财团、名流来搞这个。我们的问题最主要是定位不准,而定位不准原因是财政保障匮乏。

上一页123下一页

本文标题:儿童公共文化设施为什么留不住孩子

地址:http://www.yunyuhome.com/home/2910.html

联系编辑: 雯雯    邮箱: wszsl321@126.com    QQ: 84029846   客服   友链: 84029846   友情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