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上开的是“双扑伪麻分散片”,婧婧实际吃的是“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前者可用于普通感冒引起的症状,后者却是用于急慢性风湿、关节炎等疾病,且16岁以下儿童不宜服用。
因感冒发烧,两岁女孩被父母带到白云区太和医院治疗,不料却因药房拿错药险些丧命。事后,医院承认出错但只肯赔偿几千块钱,遭家属拒绝。目前此事已由广东和谐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介入调解。
普通感冒拿错药
11月28日晚上23时许,家住白云区太和镇,只有2岁2个月大的女童婧婧(化名)突然感冒发烧。父亲林先生赶紧就近将其送到太和医院治疗。
当晚医生给婧婧打了针,并开了口服药。11月30日,林先生夫妇带着婧婧前往太和医院复查,医生还是建议打针吃药。
当林先生12月2日从外地出差回来时,发现婧婧的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严重。主要症状为:天天昏睡,不吃不喝,还伴有严重呕吐腹泻,上眼皮带血丝等。
感到不对的林先生赶紧拿来医院发的药物查看,才发现其中一种药物与医生所开处方不同。处方上开的是“双扑伪麻分散片”,而婧婧实际吃的是“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前者可用于普通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关节痛、喷嚏、流涕、鼻塞症状,后者却是用于急慢性风湿、关节炎等疾病,且16岁以下儿童不宜服用。
随后,林先生赶紧将女儿带回太和医院,并向医生说明情况。医生获悉后承认发错药,由于病情严重,并建议林先生迅速将婧婧转入广州市儿童医院治疗。
该赔多少各执一词
12月2日下午,婧婧被转入珠江新城妇女儿童医院治疗。
12月4日,婧婧病情稳定出院,但医院称,婧婧所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对小孩的肝胆肾会造成很大伤害,且婧婧服用量过大(服用两天半共7粒),要求不定期回医院复查。
林先生认为,药物给小孩带来很大伤害,院方在事发后仅在转院当天预存了一万元医药费,将剩余的7000多元医药费取回后,就再也没有主动与家属联系相关赔偿问题。因此,林先生要求医院给予小孩精神损失以及以后后遗症的补偿25万-30万元。
12月24日,太和医院向广东和谐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下称医调委)提出调解申请。昨日,太和医院医务科李科长称,根据条例,1万元以上的医疗纠纷都要找医调委,于是上报了。
医调委副主任王辉向记者证实,太和医院只答应赔偿患者家属几千块钱,因双方差额过大,所以调解至今没有实质性进展,双方也没有面对面沟通。
王辉表示,院方提出的赔偿主要是精神损害金和人道主义赔偿,建议林先生将赔偿款项细分,然后由调委会组织专家逐项论证。如果不接受调解,林先生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本文标题:药房拿错药女童险送命 广东省医调委已介入
地址:http://www.yunyuhome.com/home/24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