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来,国内乳业巨头布局全国牧场的动作频频,先是伊利、蒙牛先后投资自建牧场,新年伊始,光明乳业又砸下重金,投资1.3亿元在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建华中地区“最豪华”的牧场。
专家表示,奶源的保障在整个乳业中的重要性凸显,生产企业自建牧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奶源不足的现状,提升牛奶品质。因此,自建牧场或成国内乳企走出奶源困境的最新竞争力,从而实现行业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奶源成考验国内乳企“难题”
过去的一年,牧场安全问题频繁暴发,令国内乳制品企业发展又笼罩上了阴霾,成为制约国产品牌恢复消费者信任的最大障碍。而2012年,牧场建设将同样是国内乳企发展的一大掣肘,谁能在奶源上突围,谁便掌握了竞争力。
在2011年乳品行业的重大新闻中,无一不显现着牧场的踪影。仅从2011年第四季度来看,先是10月底雀巢在黑龙江的牧场曝出克扣奶农工资、手工挤奶等问题,引发消费者对雀巢在华奶源安全性的担忧;11月中旬,黑龙江飞鹤乳业牧场被曝员工感染布鲁氏杆菌病,进而被业界专家报料布鲁氏杆菌其实在养殖场中都存在;紧接着,蒙牛的奶源供应商现代牧业牧场“污染门”曝光,有消息称,现代牧业垃圾处理能力不足,致使当地居民饱受污染之苦;而随后,蒙牛四川分公司产品被检出致癌物的消息甚嚣尘上,蒙牛方面解释称是因为饲料受污染导致原奶含毒,这一解释则激起更大的浪花,奶源安全问题一再挑战公众的承受底线。
很多人不解地问道:中国乳业到底是怎么了?一位乳企负责人对笔者表示,近来乳制品行业迎来高速发展机遇,不仅是外资品牌大量进入国内市场,就连国产品牌在经历了一连串的丑闻后也急于恢复消费者的信任,都在2011年使出了最大的能量寻求发展,这样就使得对奶源的需求不断升级,牧场建设也进入高速运行,“也正是因为如此,高速扩张的诸多弊端开始呈现,而去年成为集中暴发点”。同时,该负责人也无奈地表示,正是这些问题的不断曝出,令原本急于恢复消费者信任的中国乳企名誉更受损失,“奶源无疑是考验中国乳企的最大难题”。
自建牧场或成唯一出路
近两年,蒙牛、伊利等奶业巨头争相在中部省市建立类似的高端牧场。去年,湖北省通山县政府与现代牧业公司签署联合开发万头奶牛牧场项目的协议,蒙牛集团是现代牧业公司的大股东之一。按照双方协议,万头奶牛牧场项目将按照国际最先进的散栏式饲养方式、水幕式牛舍、全自动粪污处理系统进行建设,总投资4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湖北省最大的奶牛牧场。另一巨头伊利,去年也在湖北黄冈投资4亿元建设两个5000头规模的示范牧场。
业内人士表示:“乳品企业只有自己运营牧场,从源头到车间全都掌控在自己手中,产品质量才有绝对保障。”事实上,自建牧场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产业体系构建,诸如生态牧场,不仅需要有天然的草场、水源和自然的放养环境,还需要高技术和巨额资金的投入,“以前,建一个1000头规模的牧场只需1000万元,而现在随着奶业标准的提高,建牧场门槛进一步提高,投资动辄上亿元”。该人士表示,奶制品质量安全问题曝光也给企业自建牧场打了一剂“强心针”,乳业市场未来必将大洗牌,而自建牧场的规模有可能决定企业的生死。
目前,伊利建有内蒙古呼伦贝尔牧场、内蒙古锡林郭勒牧场和新疆伊犁天山牧场,蒙牛建有呼和浩特市澳亚国际牧场、现代牧业及圣牧高科(非自建牧场,主要供应蒙牛),光明建有武汉“生态示范奶牛场”,而三元则建有三元绿荷奶牛养殖中心。
据了解,光明即将建设的牧场位于东西湖区辛安渡农场。根据协议,该牧场总投资1.3亿元,将引进国内外最优秀的良种奶牛;奶牛吃的是由精料、粗料、辅料搭配的混合饲料;挤奶设备是目前最先进的50位转盘式挤奶台;挤出的奶则由快速制冷设备瞬间冷却到4℃以下。该牧场今年底建成后,可养奶牛3000头,年产鲜乳1.32万余吨。
牧场发展仍困难重重
尽管自建牧场能一定程度上缓解乳企奶源困局,但自建牧场也并非使奶源安全高枕无忧了。一个现代化的牧场从乳牛引进、养殖方式到饲料构成、挤奶管理乃至废物净化等每一个环节,都关乎到最终消费者入口的牛奶是否纯净健康,任何环节出了纰漏,造成的损害将通过现代流水线作业和快速物流被放大1000倍、1万倍,往往无以挽回。
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国内乳企面临的一连串问题,实际上都是由于当前牧场在卫生管理、科学运作、环境协调等各个方面的技术水平和完善度不够而造成的“后遗症”,牧场环境对乳制品质量高低的影响较为直接,所以有必要把发展牧场放在重要位置。
经历了一连串的“门”事件,政府、企业和消费者都在反思,问题固然已经成为历史,如何在历史中吸取教训,如何在未来发展中彻底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才是最重要的。牧场事故频出将直接影响消费者对该行业产品的信任度,是未来行业发展的巨大阻碍,其负面影响较大,其未来成为企业和公众关注焦点的可能性很大。
而对于未来牧场建设的预期,专家认为,随着政府及消费者对奶源质量的逐渐重视,企业自建牧场的压力进一步加大,2012年,乳业自建牧场力度仍会较大,甚至出现加强趋势,但企业建立规模化牧场至少需要3年~5年,前期资金投入大、盈利难,再加上我国缺乏丰富的大规模牧场经营经验,人才匮乏,极有可能拖累企业业绩。
2012年,牧场发展仍然困难重重。据悉,在国际上,千头以上属于大型牧场,万头以上则属于超大型牧场,而就是大型牧场,管理人才就已经极其稀缺,更别说超大型牧场。目前全球数据库在册的大型牧场管理人才不过数百人。
本文标题:自建牧场或成乳企最新竞争力
地址:http://www.yunyuhome.com/home/18513.html